若胃阳亡,则水浆不入而死。少阴四逆,小便自利,虚寒也,四逆汤及真武汤去茯苓;小便秘或赤,知内有热也;小便自利,其人如狂,小腹满,知不为热,乃蓄血也。
然厥阴主肝,而胆藏肝内,则厥阴热症,皆少阳相火内发也。六经之用表药,为六经风寒之出路也。
五六日又少阴发病之期,若谓阴不得有汗,则少阴亡阳,亦有反汗出者。然阴阳互根,烦为阳邪,烦极致躁,躁为阴邪,躁极致烦。
形作伤寒,其脉不弦紧而弱。阴阳两分,自成对峙,阴阳配偶,惟见五端。
服之反渴,是相火炽盛,津液不足以和胃,即转属阳明之机也。然此但言病机发见,非即可下之症也,必谵语、潮热、烦躁、胀痛诸症太阳总纲示人以正面,阳明总纲反示人以底板。
卫气足以卫外而为固,虽受寒而不伤,寒去而身自和矣。世医只知大发其汗,即芍药亦不敢用,汗后再汗,岂不误人!若不汗,更服根据前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