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者为荠,苦者为苦梗,咬之腥涩者《本经》主胸胁痛如刀刺,腹满肠鸣幽幽,惊恐悸气。其阴虚羸瘦,喘咳上气,失音失血及风热暴嗽,咸非所宜;恐寒郁热邪,牢不可破,多成虚损之疾。
《圣惠方》鼻赤,密陀僧细研人乳调,夜则涂之。若食在上脘,虽经发热,只须枳实、黄连以消痞热,宿食自通。
始得之,则有辅阴祛邪之力,清热明目之功,湿热既去而又服之,必致苦寒伤肾,腰重脚弱在所不免,理固然一名白羊鲜《本经》主头风黄瘅,咳逆淋沥,女子阴中肿痛,湿痹死肌,不可屈伸,起止行步。盖矾色绿、味酸,烧之则赤,用以破血分之瘀积,其效最速。
又尿桶中浸过,能散瘀血兼行渗道。伤寒邪结胸胁,则痛如刀刺,邪在中焦则腹满肠鸣幽幽。
而杀虫方中,一味煎汤,内服外洗,皆用角蒿,专取逐湿化热之功也。小儿游风卧蕉叶上即愈。
走马牙疳,红枣去核入胆矾,赤研末敷之,追出痰涎即愈。得茯苓、白术、芍药、生姜名真武汤,治少阴病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疼痛自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