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因禀肾经不足,外邪所乘而患之,初则膝内作痛,外色不变,伸屈艰难。一小儿原有肝疳,后染前症,脓水淋漓,腹胀呕吐,小腹重坠,余欲用补中益气汤,升补中气。
元气下陷,重坠作痛,久而不溃者,用补中益气汤,若服败毒散,及敷寒凉之剂,则疮口变黑,或肉突出,或指皆黑。 六味地黄丸治肾虚痘疮发热作渴等症。
一小儿五岁患此,小便白色,此肝脾疳症,用九味芦荟丸、四味肥儿丸而消。胆虚不得眠者,人参竹叶汤。
一小儿颏间赤色作渴,目睛白多,面常生疮,睡而露睛。以指轻按便痛者,脓浅也。
《内经》云∶先肿而后痛者,形伤气也;先痛而后肿者,气伤形也。又云∶少阴所至为喜笑。
一小儿闪足骨痛,肉色如故,频用炒葱熨之,五更用和血定痛丸,日间用四君、芎、归数剂,后用地黄丸,三月余而瘥。 不成脓,或成脓不溃,气血虚也,用八珍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