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易言阴阳者,但以明其物象,而非《素问》论病寒热阴阳之气也。【注】此汤即升麻、葛根、川芎、麻黄、甘草、芍药、香附、白芷、陈皮、苏叶、生姜、葱白也,能外发寒邪,内舒郁气,故曰寒气病。
张洁古制大羌活汤治之,即甘草、川芎、防风、防己、苍术、白术、羌活、独活、细辛、生地、黄芩、黄连、知母也。又有阳中之阴,似热而非热,虽肿而实虚,若赤而不燥,欲痛而无脓,既浮而复消,外盛而内腐。
不可去夹。经曰∶少阴所至为惊,或恶寒战栗,谵妄,谓少阴君火热气之所至,而为此等之病也。
或少气者,加甘草一钱,或加呕者,及初误以丸药下之者,加生姜半两。 或云冬伏寒邪于肌肤骨肉之间,至于春变为温病,夏变为热病,秋变为湿病,冬变为正伤寒病者,及名冒其寒而内生拂热,热微而不即病者,以至将来阳热变动,或又感之而成热病,非谓伏其寒气而反变寒为热也。
阳热宜清,白虎解毒辈也。若大段寒即热服;若热即温服,身凉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