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二条,皆详风湿之义,以明风湿之治也。汪琥曰:若胃中虚冷不能食,饮水则水寒相搏,气逆而亦为哕矣,法当大温。
倘利之而不利,火无从出,危矣。经云:四肢者,诸阳之本也,阳盛则动,故手足躁扰,捻衣摸床也。
太阳病过经十余日,曾经吐、下不解者:以极吐则虚其胸,邪热乘虚入胸,故心下嗢嗢欲吐,而胸中痛也。盖传经热邪,从外入于内者,仍当从内出于外也,故曰:汗出愈。
若渴欲饮水,口干舌燥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经曰:六日厥阴受之。
若以手足逆冷,误为阳虚,妄加温针,则暑邪愈盛,发热更炽也。颈项强急,面赤目赤,阳明证也。
目直视,目瞪不转睛也。若脉浮而迟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,是迟为无阳,病为在里,又不得以浮为在表而发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