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曰∶“寸口、关上、尺中三处,大小、浮沉、迟数同等,虽有寒热不解者,此脉阴阳为和平,虽剧当愈。仍与麻黄,只微除在表之风寒,而不解内扰之阳气。
然寸脉虽浮紧,而尺中迟,则不得据此法矣。阳明主里症之阳,阳道实,故以胃实属阳明。
《内经》曰∶“诸腹胀大,皆属于热。明六经地形,始得握百病之枢机;详六经来路,乃得操治病之规则。
阳气虚,加人参于附子、吴萸中以引阳;阴气虚,加人参于白虎、泻心中以引阴。目疼、鼻干,是其症也。
勿治之,是禁其勿得利小便,非待其自愈之谓也。然柴胡有疑似症,不可不审。
夫人身之病,动关心腹。发于阳者七日愈,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,不是六经传变之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