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乌梅丸以收火,是曲直作酸之义。观其脉症,知犯何逆,《内经》曰∶“未满三日者,可汗而已”。
故心愦愦,心怵惕,心中懊,一切虚烦,皆属阳明,以心居阳明之地面也。又曰∶“在阳者主内,在阴者主出,以渗于内。
少阴一经,兼水火二气,寒热杂居,为病不可捉摸。 发阴、发阳,俱指发热。
然知发热恶寒是肺病,肺虚而肝火乘之。然此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。
此微热在表,而大热入里,固非桂枝、芍药所能和,浓朴、杏仁所宜加矣。不仁,谓不柔和也。
然病发于阴,不当有汗,反汗出者,阴极似阳,阴虚不能藏精所致也。太阳病二三日,不得卧,但欲起,心下必结,脉微弱者,此本有寒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