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脉紧恶寒,谓之伤寒。在阳者可发汗,在阴者可温里。
又云∶服药有柏子,忌食面、五肉、鱼、菜。真知其表邪而汗之,真知其直中阴经而温之,桂枝承气,投之必差,姜附理中,发而必当,可谓得其纲领者也。
假令病人囊缩消渴舌卷,则知是阳经热邪传入厥阴经,标病也。起于惊恐忧思所生云云。
《大清经》云∶不得和药、服药。刺入三分,灸三壮,正手取之,手少阴心。
剥肤之热即消而脏寒,寒之证旋见,此又因于暑之一验也。刺入六分,留十呼,灸三壮。
后世景岳、冯氏莫不附和其议,不知其说则是而取,譬而非也。若寒邪卒中,直犯本经者,一时便发,腹痛、或吐、或利、俱宜温之。